第6章 拓荒老兵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陈保国,当年是抗美援朝老兵,下了战场就直奔东北建设兵团,就地专业屯垦,成为了北大荒第一代拓荒老兵。

说起北大荒,很多人都听过,却并不知道这名字从何而来。

北大荒一词,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,当时出现这个词语也并不是因为这里的土地贫瘠,而是因为这里风沙大,野兽多,不适宜人类居住。

由于没有人类在此居住,导致出现了荒凉的景象,但其实这里不仅仅是植物的天堂,更是许多动物的天堂。

这个地方,位于我国最北方的黑龙江,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,这里还是人烟稀少、野兽横行,沼泽成片、冰雪苦寒。

可以说,那时候北大荒是大片的沼泽地,夏天到处都是水,冬天一片白茫茫,压根没有人在这里生存,一直是我国最荒凉的地区之一。

然而,这里却有着世界上最肥沃的一块黑土地。

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,有着“一两土二两油”的比喻,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,分别是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、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、中国的东北平原。

黑土并非是指黑色的土壤,而是指腐殖质含量很高的土壤,其黑色来源于腐殖质的黑色。

这种土壤中的腐殖质中有机质含量极高,且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氮、磷、钾、镁等矿物质元素,肥力极高,且土壤保水性好,有利于植物吸收。

由于黑土地土地肥沃,世界三大黑土区都是很重要的农业产品基地。

1947年,按照中央关于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”的重要指示,从部队和地方抽调一批干部奔赴北大荒,从此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。

1958年,中央又发出《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》的指示,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去开发北大荒,屯垦戍边。

当年4月12日,进军北大荒的总指挥王震上将,从北京来到黑龙江密山车站广场,召开了“万人大会”。一望无际的北大荒,由此播下千万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。

4月29日,1200多名来自抗美援朝上甘岭英雄部队“十五军”的转业官兵来到黑龙江汤原农场,用最原始的木棍插坑下种的方法开始了最初的创业。

从1947年至今,先后有14万转业复员军人、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、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在这片荒原上耕作,创造了人类开垦史上的奇迹,铸就“自力更生、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: 强制攻占 我甜美的小姑娘 公主权倾朝野,鱼塘挤不下了 少年的心在无人处被捂热 祗缘 暗里惹火 华夏文明:古今奇谭 这个女知青怎么是男的 十八线,但是鬼,未来可期 太极少女 进入门里嗑糖,门神靠边站 和双标姐姐的恋爱日常 读我心后,爹爹带全家当倒插门 重生后,素未谋面的五皇子偷亲我 我不当杀手好多年 重生之我其实根本没重生 罗兰花语 七零:娇娇军医被宠翻了 兔死狗烹,这皇后我不当了 死穷鬼在星际开创修仙宗门